遵义:“兵妈妈”军营过端午
遵义:“兵妈妈”军营过端午
遵义:“兵妈妈”军营过端午在端午节(duānwǔjié)来临之际,遵义市双拥办组织开展“兵妈妈进军营”活动。51岁的兵妈妈于敏英带领社区拥军队伍,奔赴驻遵部队偏远执勤点位,为官兵包粽子、送温暖,让坚守岗位的战士们(men)感受到家的温情(wēnqíng)。
此次前往(qiánwǎng)驻遵部队偏远执勤点(zhíqíndiǎn)位开展端午拥军活动的,不仅有像于敏英这样长期投身拥军事业的兵(bīng)妈妈代表,还有4位来自苗族的兵妈妈。
于敏英(yúmǐnyīng)是军人的女儿、军人的儿媳、军人的妻子,她一直生活在“光荣之家(jiā)”,她深知战士的艰辛。天刚亮,她已穿梭(chuānsuō)在菜市场的各个摊位间,精心挑选包粽子的食材。
在她的(de)背篓里,既有黔北特色的腊肉,也有来自北方的蜜枣,她还特意准备了无(wú)花生的食材,以防有战士过敏。
一同前行的苗族兵妈妈石琼,身着彩色苗族服饰,头戴银饰叮当作响,她(tā)擅长用苗族的特色(tèsè)手法(shǒufǎ)包粽子,出发前,她精心准备了苗族特有的香料,打算让战士们尝尝苗族特色风味。
驱车数(shù)小时翻越湿滑山路,慰问队伍到达驻遵部队一个偏远执勤点(zhíqíndiǎn)位。官兵们(men)将餐桌拼成操作台,一到营区,兵妈妈们便迅速忙碌起来,她们一边教,战士们一边学。
“粽叶(zòngyè)要卷成小漏斗,米粒才不露出来。”于敏英手把手地教着战士(zhànshì)们。海南籍战士冯衍霜反复尝试,粽叶却总在掌中散开。于敏英俯身手把手指导,直到年轻战士包出棱角分明的粽子(zòngzi)。
云南籍战士李永生率先完成(wánchéng)首个粽子,他兴奋得像个孩子,连忙向战友(zhànyǒu)们展示。
在官兵们充满期待的注视中,炊事班战士邹峥嵘(zhēngróng)揭开蒸笼,400余个(yúgè)形态各异的粽子冒着热气:黔北腊肉粽咸香扑鼻,北地(dì)蜜枣粽甜糯诱人,苗家香料粽香味四溢。“甜咸各半(gèbàn),南北兼顾,夜哨回来还能加餐!”他的话引来会心笑声。
安顺籍战士咬了(le)一口粽子,激动地说:“这就是我家乡的(de)味道,太亲切了!”一位来自北方的战士品尝了苗族特色的粽子后,竖起大拇指:“这味道太特别(tèbié)了,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(hǎochī)的粽子,谢谢兵妈妈们!”
餐后茶话会上,官兵们打开话匣(huàxiá),从训练突破聊到立功喜报,从思乡情绪(qíngxù)谈到成长感悟。
兵(bīng)妈妈石琼说,军人守护万家灯火,我们要当好“编外指导员”。这次活动不仅让战士们尝到了“家的味道”,更在军民(jūnmín)心(xīn)间架起连心桥。
正如兵妈妈于敏英所说:“只要战士(zhànshì)们需要,我们这群‘兵妈妈’随叫随到,以后我们还会来(háihuìlái)部队开展这样的活动,把军民鱼水情一直延续下去、传递(chuándì)下去。”
通讯员 何舜 向维忠 刘远懋 杨超(yángchāo)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汪韵
在端午节(duānwǔjié)来临之际,遵义市双拥办组织开展“兵妈妈进军营”活动。51岁的兵妈妈于敏英带领社区拥军队伍,奔赴驻遵部队偏远执勤点位,为官兵包粽子、送温暖,让坚守岗位的战士们(men)感受到家的温情(wēnqíng)。
此次前往(qiánwǎng)驻遵部队偏远执勤点(zhíqíndiǎn)位开展端午拥军活动的,不仅有像于敏英这样长期投身拥军事业的兵(bīng)妈妈代表,还有4位来自苗族的兵妈妈。
于敏英(yúmǐnyīng)是军人的女儿、军人的儿媳、军人的妻子,她一直生活在“光荣之家(jiā)”,她深知战士的艰辛。天刚亮,她已穿梭(chuānsuō)在菜市场的各个摊位间,精心挑选包粽子的食材。
在她的(de)背篓里,既有黔北特色的腊肉,也有来自北方的蜜枣,她还特意准备了无(wú)花生的食材,以防有战士过敏。
一同前行的苗族兵妈妈石琼,身着彩色苗族服饰,头戴银饰叮当作响,她(tā)擅长用苗族的特色(tèsè)手法(shǒufǎ)包粽子,出发前,她精心准备了苗族特有的香料,打算让战士们尝尝苗族特色风味。
驱车数(shù)小时翻越湿滑山路,慰问队伍到达驻遵部队一个偏远执勤点(zhíqíndiǎn)位。官兵们(men)将餐桌拼成操作台,一到营区,兵妈妈们便迅速忙碌起来,她们一边教,战士们一边学。
“粽叶(zòngyè)要卷成小漏斗,米粒才不露出来。”于敏英手把手地教着战士(zhànshì)们。海南籍战士冯衍霜反复尝试,粽叶却总在掌中散开。于敏英俯身手把手指导,直到年轻战士包出棱角分明的粽子(zòngzi)。
云南籍战士李永生率先完成(wánchéng)首个粽子,他兴奋得像个孩子,连忙向战友(zhànyǒu)们展示。
在官兵们充满期待的注视中,炊事班战士邹峥嵘(zhēngróng)揭开蒸笼,400余个(yúgè)形态各异的粽子冒着热气:黔北腊肉粽咸香扑鼻,北地(dì)蜜枣粽甜糯诱人,苗家香料粽香味四溢。“甜咸各半(gèbàn),南北兼顾,夜哨回来还能加餐!”他的话引来会心笑声。
安顺籍战士咬了(le)一口粽子,激动地说:“这就是我家乡的(de)味道,太亲切了!”一位来自北方的战士品尝了苗族特色的粽子后,竖起大拇指:“这味道太特别(tèbié)了,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(hǎochī)的粽子,谢谢兵妈妈们!”
餐后茶话会上,官兵们打开话匣(huàxiá),从训练突破聊到立功喜报,从思乡情绪(qíngxù)谈到成长感悟。
兵(bīng)妈妈石琼说,军人守护万家灯火,我们要当好“编外指导员”。这次活动不仅让战士们尝到了“家的味道”,更在军民(jūnmín)心(xīn)间架起连心桥。
正如兵妈妈于敏英所说:“只要战士(zhànshì)们需要,我们这群‘兵妈妈’随叫随到,以后我们还会来(háihuìlái)部队开展这样的活动,把军民鱼水情一直延续下去、传递(chuándì)下去。”
通讯员 何舜 向维忠 刘远懋 杨超(yángchāo)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汪韵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