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市民生活点滴践行低碳理念
太原市民生活点滴践行低碳理念
太原市民生活点滴践行低碳理念购物自带环保袋(dài)、上下班绿色出行、家电换成节能款……
市民生活点滴践行低碳(dītàn)理念
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,记者在社区采访发现,有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从自身做起,争做绿色生活(shēnghuó)(shēnghuó)方式的践行者。生活中,人们购物自带环保袋、上下班绿色出行、家电换成(huànchéng)节能款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串起了绿色生活,也说明“绿色低碳(dītàn),人人有责,也人人可为。”
“要袋子吗?”“不用,我自己带了,谢谢。”在五一路美特(měitè)好超市的收银台,市民(shìmín)李艮花掏出一个(yígè)环保袋,将商品装进去。这位75岁的老人,出门总会随身携带环保袋。在她的影响下(xià),家人也纷纷效仿。
6月3日,西华苑东社区围绕(wéirào)六五环境日举办宣传活动(huódòng),向居民发放了美观、耐用(nàiyòng)的环保购物袋。活动现场,网格员侯梓萌随机询问了20位居民,其中大部分人表示,知道塑料袋难以降解,平时生活中尽量少用,并且家中常备(chángbèi)环保购物袋。
在一些年轻人眼中,设计个性的(de)环保袋,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单品。“我有好几个帆布购物袋(gòuwùdài),可以折叠装在口袋里,轻便不占空间,而且图案设计很潮。”25岁的刘梅(liúméi)说:“用这种袋子(dàizi)购物,美观又环保,何乐而不为呢?”
33岁的杨经纬(yángjīngwěi),住在汾河外滩(wàitān)小区。早上,他从家出发,骑着刚入手的山地自行车,沿着滨河自行车道一路向南,半小时后到达单位(dānwèi)所在的华润大厦。
家门口就(jiù)是滨河西路,他此前一直开车通勤,为了避开早高峰,总是7时就出门。晚上6时下班,路上常堵车,看着一长串车尾灯,他无奈地说(dìshuō):“感觉血压(xuèyā)都高了。”
今年4月份,滨体社区组织了一场骑行活动,宣传(xuānchuán)绿色出行。杨经纬(yángjīngwěi)也加入其中,骑车时听着鸟叫,闻着花香,心情很好,他萌生了骑行上下班的想法。他算了一下,早晚来回,开车20多公里,一个月(yígèyuè)至少800元油费(yóufèi)。骑行既减小了开销,还能锻炼身体。
记者采访发现,随着绿色(lǜsè)理念的(de)不断普及和城市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的完善,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选择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,主动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减负。
最近,前进路南社区网格员齐新萍在煤气化小西区入户(rùhù)时,发现好几户居民都给家里换了新电器(diànqì),包括空调、冰箱(bīngxiāng)等,原因都是“旧的耗电,新款节能,还能享受以旧换新补贴。”
65岁的李大娘将家中用了(le)7年的单开门冰箱换成了一台节能的双开门式冰箱,“3000元(yuán)的冰箱,到手只需要(xūyào)2300元左右。制冷效果好,还省电。”看着新冰箱,她满心欢喜。
72岁的陈大爷,看着女儿(nǚér)买来的新空调很满意。“一台空调开(kāi)10个(gè)小时耗电还不到2千瓦时(qiānwǎshí),性价比高。”女儿说,老空调太费电,老人嫌贵不让多开。这款新空调标注为一级能效,更节能。老人一听超低耗电,立马动心。
我市一家电器卖场的销售人员介绍,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换家电时,不仅关心(guānxīn)基本性能,更关心是否节能,家电消费正在由“能用”向(xiàng)“更好用、更低碳”转型(zhuǎnxíng)。
这些行为习惯,都是环境保护的有益之举。如今,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身边小事做起,将好习惯融入日常,绿色低碳的生活(shēnghuó)方式(fāngshì)正逐渐成为潮流(cháoliú)。
记者 李涛 太原晚报(wǎnbào)


购物自带环保袋(dài)、上下班绿色出行、家电换成节能款……
市民生活点滴践行低碳(dītàn)理念
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,记者在社区采访发现,有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从自身做起,争做绿色生活(shēnghuó)(shēnghuó)方式的践行者。生活中,人们购物自带环保袋、上下班绿色出行、家电换成(huànchéng)节能款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串起了绿色生活,也说明“绿色低碳(dītàn),人人有责,也人人可为。”
“要袋子吗?”“不用,我自己带了,谢谢。”在五一路美特(měitè)好超市的收银台,市民(shìmín)李艮花掏出一个(yígè)环保袋,将商品装进去。这位75岁的老人,出门总会随身携带环保袋。在她的影响下(xià),家人也纷纷效仿。
6月3日,西华苑东社区围绕(wéirào)六五环境日举办宣传活动(huódòng),向居民发放了美观、耐用(nàiyòng)的环保购物袋。活动现场,网格员侯梓萌随机询问了20位居民,其中大部分人表示,知道塑料袋难以降解,平时生活中尽量少用,并且家中常备(chángbèi)环保购物袋。
在一些年轻人眼中,设计个性的(de)环保袋,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单品。“我有好几个帆布购物袋(gòuwùdài),可以折叠装在口袋里,轻便不占空间,而且图案设计很潮。”25岁的刘梅(liúméi)说:“用这种袋子(dàizi)购物,美观又环保,何乐而不为呢?”
33岁的杨经纬(yángjīngwěi),住在汾河外滩(wàitān)小区。早上,他从家出发,骑着刚入手的山地自行车,沿着滨河自行车道一路向南,半小时后到达单位(dānwèi)所在的华润大厦。
家门口就(jiù)是滨河西路,他此前一直开车通勤,为了避开早高峰,总是7时就出门。晚上6时下班,路上常堵车,看着一长串车尾灯,他无奈地说(dìshuō):“感觉血压(xuèyā)都高了。”
今年4月份,滨体社区组织了一场骑行活动,宣传(xuānchuán)绿色出行。杨经纬(yángjīngwěi)也加入其中,骑车时听着鸟叫,闻着花香,心情很好,他萌生了骑行上下班的想法。他算了一下,早晚来回,开车20多公里,一个月(yígèyuè)至少800元油费(yóufèi)。骑行既减小了开销,还能锻炼身体。
记者采访发现,随着绿色(lǜsè)理念的(de)不断普及和城市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的完善,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地选择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,主动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减负。
最近,前进路南社区网格员齐新萍在煤气化小西区入户(rùhù)时,发现好几户居民都给家里换了新电器(diànqì),包括空调、冰箱(bīngxiāng)等,原因都是“旧的耗电,新款节能,还能享受以旧换新补贴。”
65岁的李大娘将家中用了(le)7年的单开门冰箱换成了一台节能的双开门式冰箱,“3000元(yuán)的冰箱,到手只需要(xūyào)2300元左右。制冷效果好,还省电。”看着新冰箱,她满心欢喜。
72岁的陈大爷,看着女儿(nǚér)买来的新空调很满意。“一台空调开(kāi)10个(gè)小时耗电还不到2千瓦时(qiānwǎshí),性价比高。”女儿说,老空调太费电,老人嫌贵不让多开。这款新空调标注为一级能效,更节能。老人一听超低耗电,立马动心。
我市一家电器卖场的销售人员介绍,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换家电时,不仅关心(guānxīn)基本性能,更关心是否节能,家电消费正在由“能用”向(xiàng)“更好用、更低碳”转型(zhuǎnxíng)。
这些行为习惯,都是环境保护的有益之举。如今,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身边小事做起,将好习惯融入日常,绿色低碳的生活(shēnghuó)方式(fāngshì)正逐渐成为潮流(cháoliú)。
记者 李涛 太原晚报(wǎnbào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